DB46∕T 657.4-2024 海洋牧场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第4部分:蟹类(海南省)

ID

F4FF3BA4AD4B418B809191937B83006E

文件大小(MB)

0.37

页数:

10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150,CCS B 50,46,海南省地方标准,DB 46/T 657.4—2024,海洋牧场增殖 放流技术规范,第4 部分:蟹类,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stock enhancement and releasing of,marine ranching — Part 4 : Crab,2024 - 09 - 23 发布 2024 - 11 - 01 实施,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 46/T 657《海洋牧场增殖放流技术规范》的第4部分。DB 46/T 65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鱼类;,——第3部分:虾类;,——第4部分:蟹类;,——第5部分:贝类;,——第6部分:海参类,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南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小易、周智愚、殷浩然、耿丽娜、张金枫、梁程锦、邓银生、田苏苏、韩权、,邢钊瑞、李书杰、王海骄,DB 46/T 657.4—2024,引言,海洋牧场增殖放流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苗种投放到海洋牧场,让其自然生长与繁衍,从而增加,渔业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并促进渔业产业升级,鱼类、虾类、蟹类、贝类、海参类是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增殖放流品种选择、放流,生境、放流苗种质量、检验检疫、苗种运输、苗种放流及计数技术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增殖,放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DB 46/T 657《海洋牧场增殖放流技术规范》由六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鱼类;,——第3部分:虾类;,——第4部分:蟹类;,——第5部分:贝类;,——第6部分:海参类,蟹类增殖放流的技术规范是提高增殖放流生态恢复效益的基础。随着我国海洋牧场的不断建设,鉴,于蟹类放流品种选择、放流生境、放流苗种质量、检验检疫、苗种运输、苗种放流及计数对增殖放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有必要制定本文件,本文件可在蟹类增殖放流过程中对苗种质量、苗种运输、放流操作和计数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引,旨,在规范海南省海洋牧场增殖放流操作,提升放流效果,DB 46/T 657.4—2024,1,海洋牧场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第4 部分:蟹类,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海洋牧场蟹类增殖放流的术语和定义、放流种类、放流生境、放流苗种质量、检验检,疫、苗种运输、苗种放流及计数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洋牧场蟹类的增殖放流,周边海域蟹类增殖放流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T 20361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GB/T 20752 猪肉、牛肉、鸡肉、猪肝和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0756 可食动物肌肉、肝脏和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C/T 2016 拟穴青蟹 亲蟹和苗种,SC/T 940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DB 46/T 657.1 海洋牧场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第1 部分:总则,3 术语和定义,DB 46/T 65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头胸甲宽 cephalothorax width,蟹类头胸甲两侧长棘之间的水平长度,4 放流种类,应选择适宜增殖放流的梭子蟹科的部分蟹类,包括但不限于: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和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5 放流生境,梭子蟹科蟹类增殖放流的海域条件应符合表1 的规定,DB 46/T 657.4—2024,2,表1 梭子蟹科蟹类增殖放流海域条件,蟹种 锯缘青蟹 远海梭子蟹 拟穴青蟹,水深 0 m 以上 10 m 以上 0 m 以上,水温 15 ℃~30 ℃ 12 ℃~35 ℃ 15 ℃~30 ℃,盐度 15~32 8~35 15~32,底质 岩礁、沙砾、沙泥、鱼礁,生物环境 饵料生物丰富、敌害生物少,水质 符合GB 11607 的规定,6 苗种质量,6.1 苗种,6.1.1 来源,放流苗种来源应符合以下要求:,a) 应是本地种的原种或者子一代;,b) 人工繁育的增殖放流苗种应来自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生产单位;,c) 不应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蟹种,6.1.2 规格,放流苗种规格按以下规定进行区分:,a) 小规格苗种头胸甲宽6 mm~9 mm;,b) 中规格苗种头胸甲宽10 mm~19 mm;,c) 大规格苗种头胸甲宽 ≥ 20 mm,6.1.3 质量,增殖放流苗种质量符合表2 的要求,表2 增殖放流苗种质量要求,项 目 指 标,感官质量 仔蟹Ⅱ期以上,规格整齐,游动活泼、对外界刺激反映灵敏,摄食良好,体色正常,可量化指标 规格合格率 ≥ 85%,死亡率、伤残率、畸形率之和 < 5%,常见病害 抽样检查中不得检出蟹类常见病害(见表B.1),药物残留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及氯霉素不得检出,7 检验检疫,7.……

……